新聞中心
合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納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
發稿時間:2016-09-13 來源:

早在2016年年初,國內媒體便陸續報道了合肥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消息。近日,國務院在發布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提出,將在合肥建設“七大”國家科學中心,其中,第七大中心正是依托于未名集團通過下屬企業安徽北大未名在合肥投資項目。

1.jpg

據安徽省科技廳報道,近日,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將依托安徽等大科學裝置集中的地區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根據安徽省及合肥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合肥市將建設“七大”國家科學中心。

一、建設超導核聚變中心。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建設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搭建世界一流的大型聚變工程綜合測試與應用平臺,為未來建成首個1GW商用核聚變發電站提供支撐。

二、建設中國量子中心。積極爭取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存儲等研發技術,建設“京滬干線合肥總控中心”、互聯網數據量子IDC數據中心等。

三、建設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中心。依托中電科38所等,將以天基信息網為基礎,搭建未來互聯網試驗示范網,并與移動通信網實現互聯互通,建成三網合一的信息網絡。

四、建設聯合微電子中心。依托中電科38所、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創新孵化平臺、高端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基地,推進圖像傳感器芯片、數字信號處理芯片、液晶顯示屏驅動芯片等研發和量產。

五、建設離子醫學中心。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和合肥離子醫學中心有限公司,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質子治療系統,研發國內首個超導緊湊回旋加速器治療裝置,建立國內質子治療培訓中心,打造并拓展合肥醫療健康產業鏈。

六、建設智慧能源集成創新中心。依托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業大學等,通過高效太陽能電池、高效逆變、先進儲能等技術創新,建立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

七、建設大基因中心。依托安徽北大未名,加快基因重組、細胞治療、細胞制備等研發,打造國內領先的健康產業基地。


?

關于禁止假冒我司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及招商活動的聲明

求个另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