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2107年昆明市領導干部培訓日專題講座第九講在昆明會堂舉行,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教授應邀作題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健康中國構想·發展大健康》的講座。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程連元,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市委常委孫濤等領導聽取了專題講座。
潘愛華教授長期致力于生物經濟的研究,曾擔任“863”等國家重點、重大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先后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十大杰出跨世紀科技人才”等獎項或殊榮。1995年他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生物經濟”的概念。
講座中,潘愛華教授以詳實的數據、典型的案例剖析,深入淺出地講解什么是生物經濟時代,昆明市應如何主動融入和服務健康中國重大戰略,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從而實現“直道超車”和“換道超車”。潘愛華教授提出,全世界正迎來生物經濟時代的到來。到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將達到10萬億規模,2030年將達到40萬億規模,并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發展大健康產業將助力“中國夢”夢想成真。
潘愛華教授重點介紹了生物經濟理論體系、生物經濟產業體系、生物經濟發展模式等內容,對生物經濟如何幫助解決中國農村城鎮化、健康養老、經濟結構轉型三大問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同時,就抓住生物經濟發展機遇的重要性、生物醫藥市場發展的現狀和前景、昆明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說,生物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對于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依托構建生物經濟體系,可以解決很多產業問題,甚至通過建設生物經濟社區,解決社會、醫保等一系列問題,可以利用社區健康服務站、生物經濟銀行等手段服務社會。
潘愛華教授在講座上表示,昆明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三個大健康產業示范區之一,昆明的生態、區位、政策等優勢,非常適合發展生物經濟,打造大健康產業,建設世界建康之都。他建議,昆明市要以生物產業為核心,積極引進應用創新科技,依托大健康,推動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探索建立“生物金融超市”和“生物經濟孵化器”,積極打造醫、藥、養、健、游、食六大產業集群,以健康昆明、長壽昆明、幸福昆明為目標,早日讓昆明成為世界健康之都。
潘愛華教授的整場講座,充分結合昆明實際,就昆明如何思考、發展大健康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議,為昆明市各級領導干部就進一步深化對昆明發展大健康的認知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幫助。